2020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題及解析17

https://jiaoshi.huatu.com 2020-02-04 08:53 中國教師資格網 [您的教師考試網]

1.“六藝”教育的內容不包括( )。

A.禮樂 B.射御 C.書數 D.經義

2.我國古代“內發(fā)論”的代表人物是( )。

A.孔子 B.荀子 C.孟子 D.老子

3.素質教育的實質是要實現(xiàn)“兩全”目標,“兩全”是指( )。

A.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全面發(fā)展學生的智力

B.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

C.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

D.全面發(fā)展學生的素質和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

4.我國義務教育教學計劃應具備三個基本特征( )。

A.方向性 普遍性 基礎性  B.強制性 普遍性 基礎性

C.方向性 普遍性 免費性  D.強制性 普遍性 免費性

5.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(yǎng),即培養(yǎng)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“三基”為中心的基礎教養(yǎng)。“三基”指的是( )。

A.讀、寫、唱 B.唱、跑、跳 C.讀、跑、跳 D.讀、寫、算

6.課程的表現(xiàn)形式是( )

A.課程計劃—課程標準—教材

B.課程總目標—領域目標—學科目標

C.課程目的—課程評價—課程實施

D.知識—經驗—活動

7.目前,中小學最普遍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( )。

A.班級授課制 B.個別授課制 C.分組授課制 D.單元授課制

8.在實際課堂教學中,要( )。

A.主要使用無意注意

B.主要使用有意注意

C.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

D.交替使用非意志注意和意志注意

9.中學教學的任務之一是發(fā)展學生的智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其中哪種能力是智力的核心?( )

A.注意力 B.觀察力 C.記憶力 D.思維能力

10.阿特金森認為個體成就動機可以分為兩類,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,一類是( )的動機。

A.追求利益 B.追求刺激 C.避免困難 D.避免失敗

【參考答案】

1.D【解析】“六藝”是西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基本學科,具體指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。故本題選D。

2.C【解析】內發(fā)論的代表人物有:孟子(性善論)、弗羅伊德(泛性論)、威爾遜(基因復制)、格塞爾(成熟)。其中孟子是我國內發(fā)論的主要代表人物。故本題選C。

3.C【解析】素質教育的實質是通過教育改革,真正實現(xiàn)“兩全”的目標,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全面提高教育質量。故本題選C。

4.B【解析】義務教育教學計劃應具備強制性、普遍性、基礎性的特點。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、普遍性、免費性的特點。故本題選B。

5.D【解析】基礎型課程是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的基礎學力的課程,即培養(yǎng)學生作為一個基本公民的“三基”(讀、寫、算)為中心的基礎教養(yǎng),是中小學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。故本題選D。

6.A【解析】目前我國中小學課程主要由課程計劃、課程標準、教材三部分組成。因而,課程的表現(xiàn)形式即課程計劃、課程標準與教材。故本題選A。

7.A【解析】目前,中小學采用最普遍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,我國在1862年,京師同文館首次采用了班級授課制。個別教學制的產生是與古代社會生產力發(fā)展水平比較低的狀況相適應的。在古代的東方和西方,學校教學組織形式一般都是個別教學形式。分組教學出現(xiàn)在19世紀末。由于工業(yè)生產迅猛發(fā)展和資產階級自由競爭的需要,不僅要求教育培養(yǎng)大批人才,而且要求教育適應學生個別差異,于是出現(xiàn)了按能力、按成績分組的教學形式,但分組教學存在一些弊端,因此并未被普遍采用。故本題選A。

8.C【解析】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可以相互交替或轉化。在教學工作中,單純依靠無意注意組織教學,會使教學活動缺乏系統(tǒng)性,難以完成學習任務。反之,過分強調依靠有意注意來學習,學生容易疲勞,造成注意的分散。所以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兩種注意的交替使用。此外,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(yǎng)學生的有意后注意,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。故本題選C。

9.D【解析】智力是使人能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的各種認知能力的有機結合,它包括觀察力、記憶力、注意力、想象力和思維力等成分,并以抽象思維能力為核心。故本題選D。

10.D【解析】成就動機是個體努力克服障礙、施展才能、力求又快又好解決某一問題的愿望或趨勢。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。他認為,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類,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,另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。故本題選D。

文章來源于中國教師資格網

推薦閱讀:

教師招聘報名時間

教師招聘報名入口

關注公眾號

責任編輯:郭爽

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

>>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/資料查看
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》規(guī)定,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初中生齊某與同學方某有矛盾,齊某多次放學后攔截并毆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(fā)展規(guī)劃綱要(2010—20( )是教師個體專業(yè)不斷發(fā)展的歷程,是教師通過努力以下教學用語不符合現(xiàn)階段教育理念的李老師為了貫徹素質教育的觀念,在班級中組織了古詩詞

精彩推薦

換一換

有報考疑惑?在線客服隨時解惑

公告啥時候出?

報考問題解惑?報考條件?

報考崗位解惑   怎么備考?

沖刺資料領取?

咨詢
在線客服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