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jiaoshi.huatu.com 2020-10-12 14:31 中國教師資格網(wǎng) [您的教師考試網(wǎng)]
【參考答案】
1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皮亞杰的認知發(fā)展階段理論。皮亞杰的認知發(fā)展階段理論將個體的認知發(fā)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、前運算階段、具體運算階段、形式運算階段這四個階段。其中,具體運算階段出現(xiàn)的標志是“守恒”概念的形成。故本題選D。
2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《學記》中的教學原則。題干的意思是說,學生的學習安排要能夠有張有弛,勞逸結合,既要有有計劃的正課學習,又要有豐富的課外活動,如此才能使學生感到學習充滿樂趣。因此符合課內外相結合的思想,因此C選項正確,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。故本題選C。
3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奧蘇貝爾的“先行組織者”策略。奧蘇貝爾提出“先行組織者”概念,即先于某個學習任務本身呈現(xiàn)的引導性學習材料。先行組織者的抽象、概括和綜合水平高于學習任務,并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及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(lián)。它可以在學習者已有知識與需要學習的新內容之間架設一道橋梁,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同化、理解新學習的內容。故本題選B。
4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斯金納的學習理論。斯金納認為教育就是塑造行為,依據(jù)其提出的強化理論,在教學中提出程序教育思想。故本題選D。
5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教學過程的間接性規(guī)律。教學過程的間接性規(guī)律是指,在教學過程中,要做到直接經(jīng)驗與間接經(jīng)驗相統(tǒng)一,以間接經(jīng)驗為主,直接經(jīng)驗為基礎。故本題選B。
6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問題行為與差生、后進生的區(qū)別。問題行為既可以指輕微的課堂問題,如吃零食、亂扔垃圾,也可以指比較嚴重的問題,如破壞公物、欺負同學。差生、后進生通常是指那些學習積極性不高、學習成績暫時落后、不太守紀律的學生。問題行為與差生、后進生概念是不同的。故本題選B。
7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相關法律法規(guī)。我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》第五十四條規(guī)定,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、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(jīng)費為輔的體制,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,保證國家舉辦的學校教育經(jīng)費的穩(wěn)定來源。故本題選D。
8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皮亞杰道德發(fā)展階段理論。皮亞杰將兒童的道德發(fā)展劃分為四個階段:自我中心階段、權威階段、可逆性階段、公正階段。其中,可逆性階段(8—10歲)兒童的不再認為成人的命令是該絕對服從的、道德規(guī)則是固定不變的。題干中,大部分孩子認為女兒不應該服從媽媽,說明他們已經(jīng)不把規(guī)則(媽媽的話)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,本題兒童處于8—10歲。故本題選C。
9.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情緒的分類。依據(jù)情緒發(fā)生的強度、持續(xù)性和緊張度的不同,可以把情緒狀態(tài)劃分為心境、激情和應激三種。其中,心境是一種微弱的、持續(xù)時間較長的,帶有彌散性的心理狀態(tài)。題干的意思為“想見一面很難,要分開的時候更是難舍難分,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,百花殘謝,更加使人傷感。”,體現(xiàn)了詩人悲愁的心境。故本題選A。
10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情境陶冶法。陶冶教育法是教師利用環(huán)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,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,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。陶冶法包括:人格感化、環(huán)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。題干中的秦老師通過漂亮的卡通畫來提醒幼兒便后沖水,是對環(huán)境陶冶法的運用。故本題選C。
責任編輯:郭爽
公眾號
視頻號
小紅書
京ICP備16044424號-2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© 2001-2024 huatu.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