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jiangxi.hteacher.net 2024-10-21 14:49 江西教師招聘 [您的教師考試網(wǎng)]
2.請依照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(2017年版)》的教學要求,為《聲聲慢》這首詞,設計一個完整的教學方案。
聲聲慢
李清照
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凄凄慘慘戚戚。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。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他、晚來風急?雁過也,正傷心,卻是舊時相識。
滿地黃花堆積,憔悴損,如今有誰堪摘?守著窗兒,獨自怎生得黑?梧桐更兼細雨,到黃昏、點點滴滴。這次第,怎一個愁字了得!
【參考答案】
課題:聲聲慢
課型:新授課
教學目標:
1.了解李清照的生平,并通過作品初步了解其創(chuàng)作風格。
2.通過誦讀、品味詩歌語言,體會疊詞所達到的抒情效果。
3.品味分析意象,把握思想感情。
4.在詞的藝術(shù)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,凈化自己的心靈,培養(yǎng)豐富的情感。
教學重點:
理解作者沉重復雜的“愁”。
教學難點:
體會李清照這首詞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藝術(shù)風格及其思想情感。
教學過程:
一、情境導入,激發(fā)情感
課堂初始,教師動情講述:梁衡在他的《亂世中的美神》一文中寫道:“李清照是因為那首著名的《聲聲慢》被人們所記住的。……當我們穿過歷史的塵煙咀嚼她的愁情時,才發(fā)現(xiàn)在中國三千年的古代文學史中,特立獨行,登峰造極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。”為何李清照和她的《聲聲慢》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呢?今天,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《聲聲慢》,走近李清照,來感受這位飽經(jīng)風霜的女詞人晚年的別樣情思。
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,師生交流作者資料:
李清照(1084-約1155),宋代女詞人,號易安居士,濟南(今山東濟南)人。婉約派代表詞人。有《漱玉詞》等著作傳世。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,早期生活優(yōu)裕,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,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(huán)境中打下文學基礎。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。金兵入據(jù)中原時,流寓南方,境遇孤苦。李清照的詞前期多寫大家閨秀的生活情趣、閨怨離愁;后期的詞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詞風而充滿了哀婉凄涼,多寫其悼亡之悲、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。
二、初讀課文,整體感知
(一)解決字詞
1.自主探究:學生自讀,讀準字音,對不懂的詞句借助工具書或與同桌交流,教師巡視指導。
2.檢查反饋:教師根據(jù)交流情況正音、析字形,引導學生理解字詞含義。如次第:光景。
(二)了解內(nèi)容
1.學生聽錄音朗讀,把握節(jié)奏、重音及感情基調(diào)。
2.教師指名學生朗讀,師生對其朗讀進行適當點評。
3.提問:從這低沉、凄楚、悲涼、哀怨的傾訴中,你能聽出女詞人訴說了什么內(nèi)容嗎?
要求: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詞,試著用詞中的一個字概括。
明確:愁。這個“愁”可以說是全詞的詞眼。
過渡:現(xiàn)在,請大家?guī)е覀兂醮温牫龅某?,聽出的凄楚與悲涼,齊讀《聲聲慢》,試著進入詞作中去感受詞人的“愁”情。
三、研讀課文,深入分析
第一:意象探究
1.提問:本詞開頭一句是“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凄凄慘慘戚戚”,可否換成“尋覓,冷清,凄慘”?為什么?
要求:學生對比閱讀,思考交流。
明確:不能。使用疊字,渲染出一種凄涼、蕭條的意境,增強了音樂感。這個開端很好地統(tǒng)領(lǐng)了全詞的內(nèi)容,“尋尋覓覓”表現(xiàn)了作者由于遠離故鄉(xiāng)、漂泊異地而產(chǎn)生的一種前途渺茫和孤立無援的失落感。“冷冷清清”描寫了她在丈夫去世后,只身度日的孤單、清苦的生活狀況。“凄凄慘慘戚戚”則是對自己內(nèi)心情感的直接抒發(fā)——她此刻已是人到晚年,身體衰弱,情緒低落。作者用這七組疊字,從精神狀態(tài)到生活處境,再到整個內(nèi)心世界,層次清晰地概括了靖康之難以后,她的不幸經(jīng)歷和生活狀況以及在身體和情感上所受到的摧殘。
2.提問: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中說“一切景語皆情語”,當作者帶著滿眼的憂愁來觀察周圍的事物時,“物皆著我色”,請問作者在詞中選了哪些意象來表現(xiàn)她的愁呢?
要求:學生找出詞中意象,舉手回答。
明確:淡酒、晚風、過雁、黃花、梧桐、細雨。
3.提問:詞人為什么要選擇這些意象來抒寫自己的“愁”?
要求:小組合作探究交流,教師展示示例與點撥。
(1)三杯兩盞淡酒
提問:為何說是“淡酒”?難道李清照酒量了得?
要求:學生聯(lián)系學過的詩詞中的“酒”意象,思考討論。
明確:并非酒淡,愁情太重,酒力壓不住心愁,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,這是一種主觀感受。一個“淡”字表明了作者晩年生活的凄涼慘淡。
(2)怎敵他、晚來風急!
提問:怎么理解“晚來風急”?秋風渲染了什么情緒?
要求:學生回想有關(guān)“秋風”的詩句,討論作答。
明確:“晩”既可指晩上,也可指晩年,自喻晩年的凄苦悲涼。用秋風渲染愁情。
(3)雁過也,正傷心,卻是舊時相識。
提問:為何說雁是舊時相識?在李清照的哪首詞中也寫到雁?李清照看到大雁南來北往,傷心些什么呢?
要求:學生結(jié)合李清照的《一剪梅》,對比分析。
明確:秋天大雁由北向南遷徙,李清照南下避難,所以覺得大雁舊時相識,在《一剪梅》當中寫過:“云中誰寄錦書來?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。”大雁尚且能按時南來北往,而自己卻漂泊困頓,寄寓他鄉(xiāng)。以前尚可鴻雁傳書,現(xiàn)在丈夫已死,家人疏散,就算有千言萬語,也無人可托,無處可傳,內(nèi)心已滿駐絕望。
(4)滿地黃花堆積,憔悴損,如今有誰堪摘?
提問:黃花是什么花?黃花象征什么?
明確:黃花就是菊花。李清照看到黃花的凋落,想到自己飄零的身世,憔悴的容顏,更是愁上加愁。
(5)梧桐更兼細雨,到黃昏、點點滴滴。
提問:“梧桐”“細雨”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?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?
要求:學生聯(lián)系舊知,分析手法;發(fā)揮想象,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意境,注意情景結(jié)合。
明確:“梧桐細雨”象征著哀傷、愁思。這里運用了白描的手法。白描就是用極為簡省的語言來勾勒事物,抒發(fā)情感。窗前的梧桐樹又飄下了幾片枯葉,沉沉的夜幕里,偏巧這時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,難道上天也在憂愁哭泣?“滴滴答答,滴滴答答”的雨聲,對于傷心的“我”來說,不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葉上,也仿佛敲在“我”那顆破碎的心上。
小結(jié):我們剛剛分析的這些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意象,把詞人的愁形象化、生動化、具體化了,無字寫愁,卻處處惹愁。
師生合作誦讀:師引讀,男生、女生各一人領(lǐng)讀,全班齊讀,體會凄美淡然的意境。
推薦閱讀:
責任編輯:欣欣
下一篇: 江西教師招聘生物學科知識試題21
公告啥時候出?
報考問題解惑?報考條件?
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?
沖刺資料領(lǐng)???
備考資料預約
公眾號
視頻號
小紅書
京ICP備16044424號-2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© 2001-2024 huatu.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